总站

数字赋能育新苗 玉门市构建基础教育数字化生态

来源:中新网 日期:2025-11-04 浏览

近年来,玉门市围绕“硬件筑基、素养赋能、管理提效”核心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从教学设施升级、师生素养提升到校园服务优化,全方位打造基础教育数字化新生态,让智慧教育的种子在各学段生根发芽,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筑牢数字教学设施基础

走进玉门市各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场景已成为校园常态——AI课堂教室内,远程优质课程实时同步;创客空间里,学生们围在3D打印机前调试作品;智慧书法教室内,电子屏实时反馈书写笔法……这一切的背后,是玉门市对数字教学设施的大力投入。

近年来,玉门市累计投入6928万元更新各级各类学校数字化设备,建成12间AI课堂教室、24间录播教室、40间云计算机教室、18间创客教室、9间智慧书法教室,561台触摸一体机教学终端覆盖各教学点。这些设施不仅支撑起“双师课堂”“同步课堂”“联校网教”等互动教学模式,更让农村学校的孩子能同步享受到城区优质师资,打破了教育资源的地域壁垒。

此外,880万元打造的玉门市青少年科学教育与科创教育中心,更是成为全学段学生的“科学乐园”。从小学的科学启蒙实验,到初中的机器人编程,再到高中的科创项目孵化,这里覆盖全学段的科教活动,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水平

“以前上课靠‘黑板+粉笔’,现在用智慧平台就能调取海量教学资源,还能和其他学校的老师在线教研。”玉门市一名初中教师的话,道出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带来的课堂变革。

为推动教师适应数字化教学,玉门市先后组织11轮培训,覆盖3000人次教师,内容涵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三个课堂”实践等,帮助教师们从“传统讲授者”转变为“智慧引导者”。如今,“线上教研+线下实践”“资源共享+精准教学”已成为该市教师教学的新常态。

对学生而言,数字化教育更是打开了成长新窗口。玉门市统筹各校课程与师资,依托创客教室、云计算机教室等空间,开发出29门信息科技、创客教育类校本课程,成立36个科创社团,形成“普及+竞赛+培优”的科创教育体系。从小学的编程入门,到高中的科创竞赛备战,各学段无缝衔接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同步提升。今年,玉门市多名学生凭借机器人项目、创意设计作品在省级科创比赛中获奖,成为数字化教育成果的生动注脚。

优化智慧校园服务效能

“不用跑学校,在家用手机填完信息,孩子的入学手续就办好了!”说起孩子的入学经历,玉门市一位家长连连称赞。这得益于该市推出的新生网上入学信息系统,目前新生入学全流程线上办理率已达100%,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家长少跑腿”。

在校园管理中,数字化服务还延伸到更多细节。市直学校全覆盖的智慧门禁系统,保障校园安全;电子班牌实时显示课程表、活动通知,方便学生安排学习;校本课程走班选课系统打破行政班级界限,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实现“个性化选课,走班式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需求,玉门市还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建成高中数字校本作业库。系统能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智能生成个性化作业,推送准确率达89%,既避免了重复训练,又能精准弥补学习短板。同时,8246份学生成长数字档案,详细记录着每个孩子的学业进步、特长发展,让综合素质评价更科学、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