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合肥市民办教育发展快速 成效显著

来源:安徽教育网 日期:2012-12-03 浏览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民办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两家交流发言之一的代表,合肥市教育局所作的《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民办教育发展情况汇报获得省厅领导肯定,并受到与会者的赞赏,特别是合肥市的1+3过程性管理和民办学校奖补资金尤其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合肥市民办教育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民办学校850所(不含人社部门批准的技能培训的学校),其中幼儿园548所、小学11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24所、普通高中30所、中等职业学校40所;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197所。合肥市民办教育具有主体多元、模式多样、起点较高、集团办学的特点,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办学信誉好、有特色的民办学校,逐渐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民办学校。民办教育异军突起,成为全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在推动体制改革、增加教育供给、缓解供求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扶持

  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发展,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总体发展规划;落实公民办学校同等待遇;设立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10年、2011年分别安排2000万元的民办教育专项奖励资金,2012年增加到3000万元,用于扶持、支持、鼓励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积极推进民办学校的校安工程建设,做到“一校不少、一房不漏”,同时,对实施校安工程的民办学校给予资金奖补,以推进全市民办学校校安工程建设。

  关键词--规范

  2010年初,以市政府第152号令出台了《合肥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若干规定》,从民办学校的设立与变更、终止,扶持与保障,服务与管理等方面明确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具体规定。

  2011年,合肥市教育局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民办学校过程性管理的意见》、《合肥市民办学校违法违规行为累积记分管理办法》、《合肥市民办学校办学情况年度定期检查办法》、《合肥市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定期评估办法》即“1+3”文件,对民办学校办学过程的审批、年检、评估和日常管理进行细化评分;这在民办教育规范管理方面是一项创新举措。

  关键词—成效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渴求,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合肥市民办学校在内涵建设方面涌现了一大批办学特色明显、社会效益好的民办学校。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如中汇实验学校、肥东锦宏中学斥资600万元,按照A级食堂标准用于新建食堂,百花高中在高新区建设西校区,新明高中2011年顺利搬迁到新校址,安徽华夏旅游学校、合肥腾飞职业技术学校都投入了近千万改善校园环境,增加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能力,安徽合肥当代职业技术学校、安徽新华学校投入了500万增加实习实训设备,提升学校的实习实训水平;特色化发展,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安徽新华学校等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润安公学、高升学校、安徽红十字会卫生学校、合肥腾飞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生活管理工作严谨有序;八一学校彰显军校办学特色;质量提升,安徽合肥当代职业技术学校、肥东职业高级中学、合肥机电学校、安徽红十字会卫生学校走技能立校、专业兴校之路,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中争金夺银;肥东圣泉中学、科学岛实验中学、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等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安徽华夏旅游学校创立“旅游教育扶贫”办学模式、依托行业,融入行业,推行“民办共有”办学理念,使学校的办学成效日渐显现。

  关键词--监管

  严格审批程序,实行属地管理、分级审批的原则,坚持采取行政中心教育窗口申报办理,方便举办者,提高办事效率,杜绝“体外循环”的现象;加强年度定期检查,对年度检查结果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近三年来,全市的民办基础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和非学历教育机构有20余所因年度检查不合格而停止了招生和办学;实施过程管理,依据“1+3”过程性管理文件,对民办学校违法违规行为实行累积记分管理,引导民办学校诚信办学,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