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教育局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始终坚持将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勤学习强能力、重调研善谋划、优作风重实干、抓落实提质效”为工作重点,聚焦干部职工专业素养和履职效能提升,深化学习培训、调查研究、作风优化与工作落实,多措并举增强全市教育系统整体战斗力和服务水平,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组织基础和队伍保障。
强化学习培训,夯实能力根基。将学习培训作为强基固本的关键举措,常态化开展“励教强能日”月度培训,目前已举办6期,累计参训超1000人次。创新实施“问需式”培训机制,通过前期调研精准识别基层在小班化教学、校园安全、食堂管理等领域的难点问题,采取集中授课、专题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推出“五个讲堂”系列学习活动,“机关业务大讲堂”聚焦政策解读与履职能力,“鹤城校长讲学堂”围绕办学治校能力提升,“鹤城名师宣学堂”推广优秀教学经验,“鹤城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促进家校协同,“高中教研大讲堂”强化高考研究与教学改革,系统提升干部职工能力作风。截至目前,累计开展15场培训,覆盖超15万人次。
深入调研谋划,精准攻坚突破。紧扣教育发展关键环节,由班子成员牵头组建专题调研组,围绕基础教育提质、小班化教学试点、职业教育改革等重点课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与现场办公,系统梳理瓶颈问题与改革路径。在学前教育方面,将提高公办园幼儿占比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园、挖掘现有资源扩容等举措,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同步出台学前教育免费政策,显著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覆盖。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组织各县(市)区精准测算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学段与区域分布演变,稳步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通过对16个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6241个班级班额及未来人口变化的详细调研,遴选4个县(市)区作为实验区,设立首批33所实验校和100个实验班,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同时,推进普通高中“六个一批”扩容提质,推动21所优质高中新增学位2510个,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双提升。在职业教育方面,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动态优化专业设置,新增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14个专业教学点,牵头成立全省首个县域产教联合体,在2025年省职教活动周评选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形成深度融入县域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鹤城模式”。
优化工作作风,筑牢安全底线。将作风建设与校园安全建设紧密结合,全面推行校园安全责任制和“全员育人导师制”,组织3.2万名教师参与包保工作,累计开展谈心谈话20余万次,建立3.6万个学生互助小组,划分重点监管责任区并落实专人负责。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市、县、校三级防治校园欺凌举报电话和信箱,完善预防与处置机制。聘任法治副校长728名,开展防欺凌专题宣讲1126场,组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544次。制定2025年“安全生产月”实施方案,举办校园安全大讲堂5期,培训1500余人次,开展主题宣传、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3100余场,覆盖师生超50万人次,全面强化校园安全防护网络与应急处突能力,干部担当意识和履职实效得到显著提升。
狠抓落实提质,增强服务效能。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由局领导带队组成专项工作组,对全市中小学开展全覆盖走访,通过与家长座谈、实地查看食堂供餐与卫生条件等,系统摸排学校在食堂设施、就餐环境、厕所条件等方面的短板。在调研基础上,统筹资金1800余万元,新建和改扩建38所学校食堂,优化功能布局,更新老旧设备,显著提升供餐能力和食品安全水平。建立市县协同推进机制,加快实施厕所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34所农村学校改厕任务,校园环境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