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飞行学生招收与培养工作会推动飞行学生培养质量提高

来源:中国民航大学 日期:2016-07-22 浏览

  飞行学生招收与培养工作会推动飞行学生培养质量提高

  信息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记者 陈红叶 摄影 陈红叶 赵晨旭)7月20日、21日,中国民航大学2015-2016年度飞行学生招收与培养工作会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总结本学年度学校在飞行学生招收与培养方面的工作成绩,找出差距,并就飞行学生招收新模式、飞行英语教学、飞行学生作风建设、飞行训练进度与质量等进行交流研讨,进一步提高飞行学生的培养质量。

  民航局人教司院校处副处长邸维光,民航医学中心副主任李谦,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孙志炜,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刘军,民航新疆局人教处副处长孔繁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天津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公司、首都航空公司、西藏航空公司、奥凯航空港公司、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河北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乌鲁木齐航空公司、福州航空公司、长安航空公司、扬子江快运航空公司、北部湾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瑞丽航空公司、华彬亚盛公务航空公司、东北航空公司,朝阳机场、内蒙机场集团、乌兰浩特机场、扎兰屯机场民航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和嘉宾,以及中国民航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杨虎作总结讲话,校党委副书记于剑致欢迎词。

  于剑在欢迎辞中表示,学校已获得民航局要求的开办飞行技术专业中,飞行驾驶需要的全部资质,具备了全方位、多途径的民航飞行员的养能力。他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和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交流,共同为民航事业的建设发展,为学校实现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杨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中国民航大学紧紧围绕飞行安全和教学质量两大主题,聚焦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飞行板块的结构。学校将分析本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紧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中心工作,严格依照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拓展培养思路,完善培养机制,保证飞行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刘军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民航大学的飞行人才培养日趋完善,东北空管局见证了中国民航大学朝阳飞行学院的诞生与成长。她肯定了朝阳飞行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各个航空公司转变观念,将目光转向国内的飞行员培训。

  会上,民航局人教司院校处介绍了民航局2017年招飞系统优化思路,为招飞计划安排打下基础,优化招飞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民航大学飞行训练管理处副处长由扬代表学校做了2015-2016年度飞行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

  多家单位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发言。中国民航大学飞行与技术学院院长杨大鹏做题为《砥砺创新,守正出奇,为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飞行人才而努力》的主题发言,中国民航大学朝阳飞行学院院长庆锋进行朝阳飞行学院飞行训练工作汇报,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学院副书记徐雪峰做题为《抓好作风,促进学风,提升飞行学员素质和能力》的主题报告,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院长臧雅霖做题为《内蒙古飞行学院——飞起在养育神鹰的地方》的主题发言,中国民航大学新疆天翔飞行学院副院长王凯做题为《安全为本,质量为先,市场为镜,全面提升飞行学员核心竞争力》的主题演讲,中国民航大学杰普逊国际飞行学院院长徐建星对天津杰普逊国际飞行学院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中国民航大学模拟机训练中心总经理官颂对中航大(天津)模拟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介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培训部训练大队队长李拥军做题为《浅谈国航飞行学员训练管理》的主题发言,四川航空公司飞管部总经理过志宏介绍四川航空公司学员情况。与会人员在会上围绕会议主题进行研讨。

  深圳航空飞管部招飞经理倪振华在自由讨论阶段表示,“听取了中国民航大学的主题演讲后,更加坚定了将深圳航空第一批养成学员送到中国民航大学朝阳飞行学院的信心。相信今后与中国民航大学的合作越来越广泛。”

  21日上午,与会代表分为3个讨论组,就飞行学生招收工作、飞行理论和英语教学以及飞行学生素质养成、国内飞行训练相关工作、中国民航大学飞行训练电子记录系统使用方法等内容进行讨论。

  经过10年多的努力,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专业在2009年荣获国家级“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列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1年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被教育部列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学校完成了中国民航商照和仪表理论考试大纲和知识点的编写工作,并制定“12311”(1个理论教学分院,2个飞行管理机构,3个训练分院,1个模拟机培训中心,1个杰普逊公司)的飞行学生培养计划。

  “十二五”期间,学校组织参加飞行证照理论培训共计2491人次,ICAO飞行英语培训891人次,涵盖国航、东航、厦航、天航、首航、山航、中联航、奥凯、幸福和邮航、国货航等10余家航空企业。

  (编辑 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