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的“2014年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为提高我国在太阳能光热利用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探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发展战略,11月18~19日,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我校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的“2014年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昆明召开,论坛主题为“我的研究,我的创新”。国家光热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志峰研究员,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力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罗会龙教授,我校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林卫东、院长李明、唐润生教授以及来自国内诸多高校及科研院所选派的研究生学子,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大会由联盟秘书长刘晓冰主持。太阳能光热联盟研究生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年,已成为国内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品牌,刘晓冰秘书长希望这一品牌像一粒火种播洒到本领域中从事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究的各科研院所和高校,让它燃起或激发出广大学子们的更大研发和创新热情,让所有的学者都能受到感染,都能有所作为。
林卫东书记在大会致辞中,对参会专家、学者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关心、支持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和云南太阳能热利用发展的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创新活力的研究生们在美丽如画的云南师范大学相聚,通过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展示成果,共同携手推动我国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的发展。
王志峰研究员作特邀报告,他抛砖引玉,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为学生深入介绍了太阳能建筑的基本理论、研究重点、国内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此外,对学生们比较关心的太阳能热发电研究、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目前在研的项目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李明院长作了题为“太阳能供热、制冷综合利用及特性分析”的特邀报告,对国内外太阳能光热利用概况、云南省太阳能热利用规划、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科学学院所做的太阳能热利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具体介绍。
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中科院电工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共22位优秀研究生围绕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空调与供热、太阳能建筑利用、工业应用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了汇报。
经过选手激烈的角逐和专家公平公正的评审,云南师范大学的别玉博士荣获一等奖,北京工业大学的王超荣获二等奖,天津大学的赵睿凯荣获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菅泳仿、上海交通大学的周凌宇、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的孟建平和云南师范大学的许瑞华荣获优秀奖。
“此次学术论坛举办的非常有意义,能够给广大太阳能光热技术专业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激发广大研究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对于毕业找工作、继续深造也很有益处。”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劳新斌、胡成和天津大学的赵睿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李明院长对专家和学生的到来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表示,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将会一如既往把学生研究成果与各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分享。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让论坛价值真正得以实现,让广大研究生不断创新发展。(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供稿)